首页 > 资讯 > 正文

直播平台使熊猫变"网红" 一些熊猫因此显疲态

2018-08-22 16:47:53来源:公益参考消息网

[摘要]最近,一组趣味十足的视频让国宝熊猫再度走红,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网络直播大热,对此。专家指出,如何适当地利用直播手段实现消费需求与自然保护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直播平台使熊猫变

大熊猫双胞胎兄妹“青青”和“冰冰”庆祝2周岁生日

最近,一组趣味十足的视频让国宝熊猫再度走红。视频中,熊猫们或抱紧保育员的大腿撒娇,或各出奇招“越狱”逃出兽舍,十分可爱。这些往日在动物园里很难见到的“幕后”生活,因网络直播的存在进入人们的视线。如今,以大熊猫为主题的网络直播大热,直播平台点击量高居不下,熊猫相关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对此,专家指出,直播在拓宽熊猫商业化外延的同时,也可能对熊猫保育和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如何适当地利用直播手段实现消费需求与自然保护的平衡显得尤为重要。

直播平台造“网红”

作为国宝级的明星动物,大熊猫的日常生活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一组熊猫视频在网络热传,镜头前的它们聪明狡黠又不失“蠢萌”,鲜为人知的一面吸引大批网友调侃点赞。

大熊猫能够走红网络,全方位的网络直播功不可没。例如,作为目前国内最全面的网络直播平台之一,央视网的熊猫频道在全球拥有超千万的关注者,日均独立访客量达到20万以上。再例如,另一直播平台pandapia在视频网站上开设的直播间自开播以来,收获网友“打赏”1800万积分,折合人民币近150万元。

“课余时间我几乎全部用来蹲直播,一盯就能盯上好几个小时,即使看着它们睡觉,我也能感受到幸福和治愈。”大熊猫主题直播的忠实观众夏珂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直播内容很全面,和各大园区都有合作,团队也很专业,拍摄并不会干涉到它们的日常生活。除了单纯的直播,频道还很积极地进行科普教育,让我收获颇多。”

随着大熊猫人气攀升,周边衍生和文创产品走俏,各园区也纷纷推出主题公园、生态体验等项目吸引游客。同时,熊猫知识产权(又称“IP”)大热,也为熊猫题材的动画、电影奠定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其背后的商业价值不容小觑。

商业化仍存隐忧

大熊猫主题直播大热,发展前景广阔,但仍存在很多隐忧。西华师范大学珍稀动植物研究所教授胡锦矗教授指出,近年来熊猫的数量增长,正从“濒危”走向“易危”,但由于繁殖能力低下,栖息地遭到破坏,它们所面临生存状况仍不容乐观。

熊猫因网络直播走红,吸引了不少团队前往各大园区拍摄。如果是具备相关资质的专业拍摄团队,由于熟悉熊猫习性,便不会对其造成伤害。但是,如果前来拍摄者不具备相关知识,就会给动物管理者造成困扰。业内人士表示,熊猫对于非专业拍摄者的镜头时常会有抵触,有的拍摄者甚至开启闪光灯,使熊猫受到惊吓。

与此同时,由于大熊猫养殖成本较高,养殖难度大,极少数动物园出现商业作秀、“摆拍”,甚至是苛待熊猫的现象,以此来换取经济收益,严重影响到了熊猫的正常生活。

更有甚者,一些地区的熊猫因直播而疲态尽显。这十分不利于熊猫的保护。究其原因,是商业化途径较为单一导致熊猫IP滥用。具体而言,就是以熊猫为形象的周边衍生产品虽然数量不小,但质量参差不齐,普遍科技含量不高且缺乏新意。

推广保育两兼顾

大熊猫主题直播在网络上引起轰动,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引发大众对于生态保护和熊猫产业发展的关注,也解决了许多现实问题。通过网络直播平台,熊猫的日常生活开始为大众熟知,喜爱熊猫的观众们也了解到了更多专业知识,但如何平衡消费需求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关系仍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

观察人士指出,想要实现兼顾,就需要积极开拓创新,研发高端层次的科技产品,加强对于熊猫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监管。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张志和认为,科研的目的是解决实际的生产问题。有关方面应积极通过科学研究,以创新为手段,在做好大熊猫的生产和保护工作的同时,将科研用于公众教育和旅游上。张志和表示,必须要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将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产业结合,使人工智能把大熊猫保护繁育、大熊猫文化、大熊猫科普教育等各个要素联系起来,更高效、更快捷地为公众服务。

目前,政府有关部门也正试图搭建具备保护、修复、宣传、展览、体验等多功能的生态保护平台,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挖掘熊猫产业的多重效益。

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封面图转载自微博@iPanda熊猫频道

编辑:  审编: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