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组织 > 正文

“文旅中国”建设工程启动系列公益活动

2019-05-05 09:37:44来源:新华网

4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文旅中国”建设工程办举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圆桌研讨会,这也代表了“文旅中国”建设工程2019年系列公益活动的启动。

来自非遗保护、民族音乐等相关领域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和专业实践人士在会上进行了热切的交流。著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田青作为主讲讲到了民族音乐的近现代史,包括传统唱法、舞台表演、戏剧等方面的探索,以及将昆曲、古琴艺术等民族音乐带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程和重要意义。在谈到非遗的保护和创新时,田青强调到,“创新是一定要在深刻掌握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找到那个缝来扎根、谈创新,要学习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那种敬畏。非遗保护中国家政策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之后,故宫博物院博士后、国家京剧院创作中心副主任池浚发表了关于“多元化思维促进非遗和传统音乐融合发展”的讲话,他提出我们要以坚定文化自信,不遗余力地去保护非遗、传承文化基因;以质量意识活态演出,满足市场需求;以创新的理念跨界实验,采用新的传播方式进行非遗中民族音乐的有效推广,体现时代精神,形成产业新态。

中国民族管弦音乐学会胡琴专业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昭从教育领域的角度分析了对民族音乐的实践心得,眼下需加强对学生的音乐教育和培养、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才能对民族音乐的传承发展的加深影响,并起到使音乐教育提升的作用。知名青年作曲家代表、第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得主方岽清从乐曲创作的角度交流了有关民族音乐当代创作、版权保护等艺术市场的问题。

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外经贸大学的文化研究专家和音乐研究学者从理论和学术方面探讨了怎样让非遗及其中音乐部分更“活”起来,使大众更喜闻乐见,让经典成为当下时尚,活态保护和发展做得更好……怎样使非遗资源起到文化赋能作用,用“中国元素”激发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转化为文旅融合价值,转换为“文化+”产业模式的丰富来源和力量。

另外,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领域相关艺术院团的音乐实践方面的演奏家,从古琴、古筝、琵琶、二胡等各自专业角度就圆桌会主题相关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编辑:木易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