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机构集中供养是目前我国照顾孤残儿童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模式,虽然这能使孤残儿童得到良好的生活照顾和早期教育,但这也有一些功能限制,因没有固定的照顾者,孤残儿童容易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为改变这种状况,山东省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在对孤残儿童加强基础护理的前提下实施了“类家庭”的养育模式,即为孤残儿童提供类似家庭的成长环境,由一对合法的爱心夫妇担任“爸爸”和“妈妈”,在福利院提供的独立家庭式单元住房内,与4~6名儿童组成一个家庭。妈妈负责在家照顾孩子日常生活,帮助孩子学习生活自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并配合福利院做好孩子课业督促及家庭康复等工作。爸爸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回家协助妈妈做好帮辅工作。
儿童福利院的学龄孤残儿童主要生活在这些“类家庭”里,他们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改变,其日常生活不再局限在福利院,开始迈向学校、社区等新的环境场域,平常所接触到的信息、需求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变。针对这一群体,社工也尝试通过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心理支持等一体化专业服务,为这些儿童提供一个“生活有所依、学习有所教、能力有所长”的快乐成长平台。
社工介入服务模式和内容
建立“五师联动评估机制”。与生活在普通家庭中的儿童相比,生活在“类家庭”中的学龄孤残儿童之间共性少,在生理、心理上存在差别,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培养,按照统一化教育模式是很难奏效的。因此,为他们提供服务仅靠社工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组建多专业的合作团队,包括社工、康复师、教师、营养师和医师。团队应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评估信息,让其不仅能更好地照料孩子,也能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小组活动及个别化服务。
提供丰富的小组活动。社工通过家访、校访、个人访谈、观察、查询成长记录等方式对学龄孤残儿童进行全面了解和预估后,针对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和需求,适时开展一些主题性小组活动,有助于学龄孤残儿童成长。如,“我的地带我做主”小组活动旨在培养学龄孤残儿童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通过小组规范、情景模拟、游戏、视频、图片等方式,在家庭成员的互相监督下,从家庭环境延伸到不同场域内,引导儿童养成恰当的观念与行为模式,如不随意翻动他人的物品等,强化正确的行为。
“我们是最棒的”小组是一个基础知识学习小组,为即将进入普通小学的孤残儿童辅导基础功课,教他们学习行为规范,帮助他们做好进入普通小学的心理准备。
“情绪管理”小组是针对四至六年级处于青春期的学龄孤残儿童开展的情绪管理小组。由于生活在“类家庭”里,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少年因情绪不稳定导致亲子关系不融洽。社工引导组员通过认识情绪、转化情绪和调节情绪这三个层次,来管理个人的情绪,改善亲子间的关系。
“星星点灯·知识伴我行”阅读小组,是定期组织引导学龄孤残儿童在开放的青少年活动室内阅读有益的书籍,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我是小能手”小组通过个体的生活技能大比拼和亲子组的“生活常识大考验”来培养他们的生活技能,提高生活在“类家庭”中的学龄孤残儿童的家庭生活能力。
搭建融入社会的平台。福利机构内有轻微残疾、智商50以上的儿童在全日制小学随班就读,面对健康的孩子,他们或多或少会有自卑的心理。社工为此专门设计、开展了“独一无二的我”自信心培养小组,引导其发现自己的独特之处。如,画出自己的手掌,印上自己的指纹,从身体方面观察自己的独一无二;发掘别人的优点,进行优点“大轰炸”,增强他人的自信;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接纳自己,认识自己,增强自信心。
在此基础上,社工还利用假期,开展一些户内外活动,这些活动是由“爸爸”或“妈妈”带领孩子参加,在游玩中增强了“类家庭”的亲子互动。同时,结合孩子的兴趣,引导他们参加兴趣班,如游泳、英语、舞蹈、钢琴、编织、书法等。这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内容,而且为他们提供了融入社会的机会,尽量消除了院内集中供养带来的社会交往不足的弊端。
开展心理辅导与家长培训。学龄孤残儿童跨越了从小学、中学到大中专各个学习阶段,这个群体的儿童之间共性少、差异大,需要社工运用专业的服务手法和理念,在心理上给予精心呵护。如,当前,社工已通过对家庭成员进行访谈等形式,了解到学龄儿童心理发展状况,并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心理调节等服务。社工及时与“类家庭”中的爸爸、妈妈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构建家庭支持系统。社工也积极地与高校合作,邀请专家为家长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另外,社工还引导家长学习如何回应学龄孤残儿童青春期问题,做到不回避、不搪塞,让处于青春期的学龄孤残儿童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同时,通过“我的身体我做主”、“青春讲堂”等培训活动,让儿童了解青春期知识,解答其心理疑惑,让其坦然面对人生必经的变化,并学会保护自己。
建立和完善志愿者支持网络。目前,儿童福利院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志愿者队伍,但基本上都是从生活上来照料孤残儿童。社工针对学龄孤残儿童的需求,对志愿者队伍进行了整合和建设,将志愿者的专业类型和孤残儿童的需求进行对接,既提高了志愿者服务的效率,又有效地满足了学龄孤残儿童的需求。
构建学校支持网络。学校是除家庭之外对儿童发展影响较大的场域。学龄阶段的孤残儿童成长环境比较特殊,教师普遍认为学龄孤残儿童是不幸的,因此给予他们更多的怜悯和关爱,对他们要求也不严格。社工通过开放式访谈及时与教师沟通,运用自我披露的技巧,分享对孤残儿童的认识,引导教师平等地对待学龄孤残儿童。同时,在学校内开展一些小组活动,帮助孤残儿童融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与其他同学建立良好的互动模式。
专业反思
社工为“类家庭”中的学龄孤残儿童提供的一系列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学龄孤残儿童在生活、学习、沟通交流、个人成长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和进步。社工通过服务,向他们传递了尊重、接纳和支持的理念,对他们的身心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类家庭”的家长通过培训,增强了对儿童各阶段的全面认识,通过活动及时沟通,促进了类家庭融合及亲子关系的融洽。
当然,社工也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社工要通过儿童福利院“专职社会工作者 驻岗社会工作者 专业督导 行政督导”服务模式,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细化服务内容,努力为孤残儿童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4月23日上午9点,七彩虹之家郑州禁毒服务工作站成立暨揭牌仪式在西大街街道办事处小游园广场隆重举行。...
李丽:做儿童服务,我们就是要发挥湖南人的精神——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黄树贤部长:感谢你的努力...
& 8203;7月22日至23日,流利说X牛津大学出版社乡村教师赋能计划公益项目在云南省临沧市沧源自治县国门小...
2019世界社会工作日强调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019年世界社会工作日是3月19日。 今年是全世界社会工作...
一、案例背景(一)缘起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沙浦围社区位于松岗街道西北部,与东莞市长安镇相邻,紧靠...
抓党建工作:认真履行登记管理机关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的督促推动职责,引领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正确方...
聚焦民生需求重点热点难点,通过助人自助促进社会和谐,2019年度,金水区在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服务民生方...
原题:社工助力服务对象康复路上更自信——2018年度深圳十佳优秀社会工作案例故事(六)作为一名社会工...
根据各有关单位及相关组织推荐,经寻找中国最美社工活动组委会初审、专家评审和终审,产生2018年度中国...
第六届寻找首都最美社工评选活动近日揭晓,全市共10名社会工作者当选。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中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致全国社会工作者的倡议书全国社会工作行业组织、服务机构、社会工作者:今年是...
《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近日正式发布。该大纲根据2018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联合印发的...
7月1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2019——社会工作扶贫服务示范项目在鲁东大学启动;7...
6月25日,由团上海市委、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共同指...
中华慈善总会召开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 6月18日,中华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