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19所高校到乡村振兴一线 成都郫都区探索“高校+支部+农户”志愿服务

2019-06-17 09:07:38来源:四川在线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张明海)苏星海是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下称成都纺专)暑期社会实践队战旗村乡村振兴服务小分队的领队。6月17日,苏星海和队员正一起完善今年暑期社会实践的计划和具体细节。

目前,在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一线的,不仅仅是成都纺专。

据了解,位于郫都区内的19所高校已经和该区3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结成共建对子,大学生们活跃在郫都区乡村振兴一线,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也感知和推动着学校所在地——郫都区乡村振兴的蓬勃发展。

不一样的暑期社会实践:到乡村振兴一线去

“今年暑期,小分队的活动主题是‘振兴乡风文明’,要在战旗村里开展弘扬优秀家训家风、水源地环保科普宣传、为村里的窨井盖作创意美绘等5个志愿服务项目。”苏星海告诉记者。

在战旗村农民夜校,成都纺专暑期社会实践队战旗村乡村振兴服务小分队队员们正忙碌着:一组带十几个孩子练习手语操《感恩的心》,一组辅导孩子们写暑假作业,一组为3天后举行的成都纺专与战旗村结对十周年纪念活动进行组织策划……“我感到我们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用我们的所知所学能为战旗村做点什么,帮助它更好地发展,是我们出发时的初心。”站在战旗村农民夜校的窗边,晒得黝黑却笑容灿烂的苏星海对记者说。

在景岗村,电子科大外国语学院与村委会签订了为期三年的结对共建计划,双方在建立支部结对交流工作机制开展党建交流互动等方面展开合作。

“村里的环境卫生搞的比以前已经好多了,但村民们对于垃圾分类还不了解。我们就想了个办法:带着村里孩子们发放我们印制的垃圾分类宣传单,同时开展保护环境捡垃圾活动。这样一来,孩子们接受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方法,也更容易带动更多的村民接受、理解垃圾分类。” 电子科大初翎社会实践队的何知瀚谈起宣传环保工作的“小诀窍”非常开心。

小乡村也是大舞台:13年深化“高校+支部+农户”模式

2006年,郫都区委宣传部推出以“高校+支部+农户”为主要内容的城乡互动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郫都模式”,首次活动发动4所大学的360名大学生来到战旗村开展共建。

到目前,位于郫都区的成都纺专、电子科大外国语学院、西华大学经济学院、成都工业学院等19所驻区高校经郫都区文明办牵线搭桥,已与战旗村、景岗村、先锋村、安龙村等3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结成了共建对子。

从4所高校、1个村,到19所高校、33个乡村振兴示范点——10多年来,大学生与郫都区乡村振兴碰出了怎样的火花?

在先锋村,西华大学经济学院的专家教授深入走访村里农副产业发展、旅游发展、基层治理和文化建设等实际情况,并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开展座谈。“我们要将调研情况形成专题方案,为先锋村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将先锋村的比较优势挖掘出来,在旅游、电商等方面结合学院的学科设置,为其匹配相应的发展资源。”西华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罗航说。

大学生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鲜活的力量,乡村振兴的实践又赋予大学生来自大地的知识,双方互相琢磨,共同成长提升。

战旗村党支部书记高德敏表示,与高校开展合作,是一个校地资源优势互补的合作过程,大学生把新的观念带到了村里,推动了村里旅游、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同时“小乡村同样是大舞台”,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像战旗村一样的乡村示范点也将吸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成为他们干事创业的人生舞台。

郫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院校和乡村结对子,高校学子助力乡村振兴,使多方受益,目前已经成为各高校和村的共识。

编辑:木易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