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深圳将实行最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对违法行为“零容忍”

2019-08-19 09:35:35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8月18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中提出了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等五大战略定位。其中,《意见》在“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中要求,要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升,有关部门也一直尝试在评价考核体系中更多加入生态环境指标和比重,并力图通过市场给予生态环境保护以一定的对价。

图片来源:新华社

2025年深圳生态环境应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意见》提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战略定位之一是“可持续发展先锋”。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在美丽湾区建设中走在前列,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意见》要求,到2025年,深圳生态环境质量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深圳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如何呢?

今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9年1~6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深圳市在168个重点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第四位,而在这168个重点城市空气改善幅度排名中,深圳位列第16位。

来自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深圳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国家一级(优)和二级(良)的天数共345天,占全年监测有效天数(365天)的94.5%,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臭氧。全年灰霾天数20天,比上年减少2天。其中,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微克/立方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近5年的灰霾天数量来看,深圳呈现出明显的改善势头。2014~2018年,深圳全年灰霾天数分别为:68天、35天、27天、22天、20天。

在水环境方面,2018年,深圳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盐田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沙湾河(罗湖)、福田河、大沙河和王母河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Ⅳ类标准;深圳河、龙岗河和坪山河上游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在近岸海域中,东部近岸海域水质为优,达到国家海水水质第一类标准。

在土壤方面,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深圳耕地及一级水源保护区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整体较好,个别地块存在污染迹象,但未影响农产品质量及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

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来看,深圳的空气质量改善非常大,并且继续保持改善势头。深圳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水治理领域,深圳处于河流下游,一些河流的断面水质状况仍不乐观。

马军说:“深圳在治水方面的压力还比较大,下一步需要在水治理方面加大整治力度。”

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

《意见》要求,深圳市应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具体措施包括: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生态环境监管执法,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

完善环境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等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深化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创新高度城市化地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模式。

马军认为,之前一些地方在生态环境上出了一些问题,主要还是在评价考核体系里面主要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构建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生态文明评价考核体系,就是要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指标能更多纳入评价体系中,让评价考核变得更加客观均衡。

马军介绍说,探索实施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制度,就是要在市场上找到生态环境的对价,对此国际上也一直在进行探索。其中,生态补偿等需要以此为基础来开展,要能够计算出比如涵养水源、净化环境等行为的价值,这个核算体系应当是和绿色GDP相关联。

《意见》同时明确,要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坚持生态优先,加强陆海统筹,严守生态红线,保护自然岸线。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区域生态环境联防共治,推进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试点。

要提升城市灾害防御能力,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应急管理合作。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绿色金融。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率先建成节水型城市。

马军告诉记者,对于沿海地区而言,海洋污染问题的根源还是陆地排放,以前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多数是根据淡水能承受的程度来进行核算,可能会出现河流可承受但汇聚到大海之后造成海洋污染的情况。为此有必要按照海洋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总量来进行控制,这对改善海洋环境具有更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彪】 (编辑:李思融)

编辑:admin  审编:木易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