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穿着5块钱布鞋的李振华,给沂源县韩旺乡中心学校送去了3万元的捐款。
这位81岁的老人,1953年放弃读大学,响应国家号召,从城市来到了沂蒙山区,16年里一个人独守一所山村学校,白天教学生读书,晚上教村民识字。此后辗转在沂蒙山区的学校,从17岁到60岁,将自己的一生融进了沂蒙的山水。
为了让更多孩子受到教育,他省吃俭用,持续资助学生64年,至今已资助了2100多名寒门学子,累计捐款115万元。而他却一辈子不曾穿过皮鞋,平时也不舍得吃鱼吃肉。
10月31日,李振华对澎湃新闻( )说:“我是一个老师,我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我应该为学生服务,也要一辈子为学生服务,一直资助到我不存在了为止。”
李振华给基金会捐款 本文图均为 受访者 供图
17岁起扎根大山支教,“迈不开回家的步”
1953年的正月十六,17岁的李振华背着铺盖卷,提着行李,从南京来到了沂蒙山区。
这一年,他刚刚考上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入学还不足半年,如果能顺利完成学业,在大学生稀缺的年代,他的未来一片光明。
“那时候国家号召知识青年到祖国最艰苦、最需要的地方,支援经济文化建设,我觉得我作为一个青年,对国家的建设没有出过一份力,我总觉得愧疚。”尽管家人和朋友多方劝阻,但李振华却固执地报了名。
在选择支援地时,他选择了最为艰苦的沂蒙老区——沂源县,这座被称为“山东屋脊”的县城,境内有1983座山头,是名副其实的大山深处。“沂蒙老区的人民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我很惭愧,就想为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做一些我应该做的事。”
然而环境,却远比李振华想象的更为艰苦和简陋。
“我从来不知道世界上会有这么一个地方,老百姓还过的是吃糠咽菜的日子,有三分之一的人家都没有被子,晚上盖麻袋包,冬天就一条棉裤,谁出门谁穿。没有公路,没有楼,更没有电,周围是一座座的大山。”
而李振华所在的“韩旺学校”,是位于沂蒙县东里镇韩旺村山腰上的一个破庙,整个“学校”里,他是唯一的老师,大石头是桌子,小石头是板凳,附近数十个山村都倚赖着这一所学校。38个学生里,最大的38岁,最小的7岁。
从城里来的李振华蒙了,“我一个住在山上,晚上外面就是狼叫声,很害怕啊,当时感觉一天都不能待。” 同批出发的45个青年里,有的当天就回了城,不到半年的时候,已经回去了37个。
但李振华的倔脾气让他不想轻易回头,“我想如果回去了,别人肯定要笑话我,觉得挺丢人的,所以我想着,我多待一天,回去笑话的程度就小一点。”
然而,这一待,却是16年。
“也是一件件事感动了我。当时我来的时候,南方已经暖和了,但这里还是很寒冷,当时村里的大娘看我穿得很单薄,她们就偷偷给我做棉衣,用自己家的棉花、自己织的布,白天忙完农活,晚上在煤油灯下给我做棉袄、棉裤和棉鞋。”
当素未相识的大娘把棉衣送来学校时,李振华感动的一直掉眼泪,“当时我才17岁,很想家,就像见到自己的母亲一样。”老区人民的淳朴,让李振华在大山里找到了一份温暖。
然而更触动李振华的,是大山里知识的缺失。“在我来之前,这里没有一个学校,90%的人都是不识字的文盲,不认识一二三四五,也不会写自己的名字。不会记工分,他们就在墙上划横杠,划一道代表一天,划半道代表半天。”
1955年,当同一批过来的知识青年都返城时,李振华再也迈不开回家的步伐。
他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给村民办扫盲班,手把手的教村民学会写自己的名字。1955年,沂源县中学升学率为十比一,而李振华教的班全部升入初中。
16年里,从17岁到33岁,李振华人生中一半的岁月,都留在大山深处。
三封电报未回家,“最对不起父亲”
1969年,李振华被调到了另一所山里的学校——张家坡中学,这所同样位于大山深处的学校,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山里孩子考出山坳坳的唯一出路。”
自从17岁来到沂蒙山区后,李振华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可以回一趟南京老家,“暑假农忙完孩子们要复习,我要帮孩子们辅导功课,不能回去,寒假回去陪父母过个年,就赶紧回来。”
自小离家,未能回馈父母恩,让李振华一直很愧疚,“当时我每个月工资21块钱,我就寄10块钱给我父母,5块钱资助学生,6块钱留给自己。”
“到了1960年生活比较困难的时候,每个月会给我们发2两猪肉、2两油、2盒烟、1两茶叶的粮票,但我从来没用过一次。”每次临近过年的时候,李振华就把自己积攒了一年的粮票一起买了东西背回家。
春节返乡的火车常常挤不上去,李振华一站就是十二三个小时,下车的时候往往腿都动不了了,“父母见到掉眼泪啊,让我不要再带了,但我还是要带回去给他们。”
1980年的初夏,高考复习正在进行的时候,李振华接到了父亲病危的电报,“当时是5月份,离高考还有1个多月,我难过啊,但我不能回去,这些山里的孩子,翻山越岭的上学,上了十几年就指望着这次高考,我不能对不起他们。”
李振华让自己孩子代替自己回去,而他继续守在学生身边,“儿子回去呆了5天,发来一封电报,我父亲去世了。”
未能见到父亲的最后一面,让李振华至今念念不忘,回忆起来,不禁潸然泪下,“我最对不起我父亲,在他病重的时候,家里来了三封电报我都没有回去,没有给他端过一杯水,拿过一片药。”
得知父亲去世后,李振华一下就晕了过去,醒来后,他拿着给学生们印复习提纲的白纸,跪在学校的后山上,一边哭一边给父亲烧纸。
这一年的高考,李振华所带的班级里,56个学生有20多个考上了大学,“当时1980年是很难考的,而且他们都考的比较好,虽然我很愧疚,但我心里也得到了一份安慰。”
李振华在“振华奖学扶贫基金会”上给学生颁发助学金。
64年资助115万,“一辈子为学生服务”
从17岁扎根大山支教,一直到1997年退休,李振华一辈子没再离开过沂蒙。伴随他支教生涯的,是从1953年就开始对学生们的持续资助。
“最开始资助学生,是因为当时学生们都不愿意来上课,他们要在家参加农作,烧火、捡柴,而且也没有钱买书,我就去动员他们,资助他们来上课,要不然他们就办法学习知识。”
从1953年开始,李振华每个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抽出二分之一寄给父母,再抽出四分之一来资助学生,自己只留6块钱生活。工资涨了,李振华资助的金额也跟着涨。
到了60岁退休的时候,李振华仅节余了15000元,“当时我加上国务院给我津贴5000块钱,一共是2万块钱,我就全部捐出去了,我想着我不能再给孩子们讲课了,但我要继续为学生服务。”
李振华将2万块钱捐给他曾经工作过的三所学校,三个学校分别成立了“振华奖学扶贫基金会”,而李振华之前资助过的学生,受李振华的影响,也纷纷承担起了资助学生的责任。此后,李振华还是继续将自己每月四分之一的退休工资,平均捐给三个基金会。
但在基金会覆盖的学校以外,仍有学生联系李振华,希望可以得到资助。为了这部分学生,2001年,65岁的李振华外出务工了。
“当时帮人家管理学校,一年给我5.5万的年薪,这些钱我拿来另外资助了23个学生,5个大学生,每年每人给5000,5个高中生,每人给3000,13个初中生,每人给1100,这样55000就都捐出去了。”
在工作之余,李振华还早晚起来去学校的垃圾箱捡垃圾,打工的9年里,李振华捡的垃圾一共卖了23600元,这些钱,他又拿来捐给了一些生病的学生。从2001年到2008年,李振华一直工作到72岁,直到干不动了,才辞职回家。
但这23个另外资助的学生却从未断过,不能打工后,李振华就从自己的养老金里省,除了要捐给基金会的四分之一,李振华每月只留500元,其余留给这23个学生,“大学毕业一个,我就再加一个,高中毕业一个,我就增加一个,一直都是23个。”
从17岁每月留6块钱给自己,到81岁留500块钱给自己,李振华穿的是16元的灰蓝色长袖衬衫,5元一双的布鞋。“我一辈子节俭惯了,一件衣服穿七八年,补了再穿,穿了再补,破破烂烂的,像个要饭的。一辈子不会抽烟,不喝酒,皮鞋都没穿过一回。”
尽管已经81岁,李振华却也没留一分养老钱,“我不怕生病,我一直吃素,吃不起肉和鱼,早上吃萝卜和面条,中午吃南瓜、大白菜和馒头,晚上是萝卜和馒头,身体还是挺好的。”
64年来,靠着省吃俭用,李振华资助2100多名寒门学子,捐出了115万元。
他告诉澎湃新闻:“我是一个老师,我的服务对象就是学生,我应该为学生服务,也要一辈子为学生服务,一直资助到我不存在了为止。”
年逾八旬,仍常回校探望
今年,韩旺镇中学初四班学生孟洋帆,入学后不久,又收到了基金会发放的800元奖学金。4年里,因为家庭条件贫困,但成绩优秀,他每年都可以得到800元的奖学金。
“虽然每年800块钱不是特别多,但对于我们这种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真的是非常大的帮助。”孟洋帆说,这些钱经常用来购买学习用品和书籍,“我很喜欢看书,但家庭条件不太好,不能花很多钱去买书,我就可以用基金会的奖学金,来买自己喜欢的书,还有一些学习用品,这对我的学习帮助也很大。”
谈及李振华,孟洋帆直接称呼他为“李爷爷”,“我们都是这样叫李爷爷的,他真的对我们很好,经常来看我们,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觉得很亲切。”孟洋帆说,学生里的同学都知道李振华,每次李振华一去学校,学生们都很激动,“虽然我自己明年就要毕业,但对李爷爷对我的帮助,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我以后也会常常去看他。”
沂源县东里镇教体办副主任杨金光告诉澎湃新闻,东里镇的“振华扶贫助学奖励基金会”截至2017年,已经累计帮扶贫困学生4118人,奖励优秀教师5092人,累计发放资助金、奖学金129.2235万元。
“这些都是要感谢李老师对我们的帮助,李老师每年都会给我们捐款,到今年为止,已经给我们基金会捐了22万。在李老师的带动下,也有很多其他毕业学生来给我们捐款,基金会累计资金达到了181.3万元。”杨金光说,这些钱一是用于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二是为了奖励优秀学生和有突出贡献的老师。
杨金光告诉澎湃新闻,沂源一带的人都知道李振华的事迹,“我们都很感动,李老师年纪那么大了,自己省吃俭用,省下的钱都捐给了学生和老师,是一个很伟大的人,品德很高尚。”
他说,李振华虽然现在已经80多岁,但每年仍会回曾经任教过的学校看望学生和老师,“有时候李老师还会给学生们上上课,学生们也都很喜欢他。李老师对学生和教育事业,真的是非常有感情,也投入了很多,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蓝光控股集团是从四川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也是四川企业的代表。在掌舵人杨铿的带领和布局下,蓝光集团...
3月8日《新华社客户端》刊发《能力有限,但我能做多少是多少——一位95后志愿者的抗疫路》的新闻,报道...
蓝光发展是从四川走向全国的民营房地产企业,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蓝光发展董事长杨铿在带领企...
庄成茂深圳市文明市民、爱心人士、深圳特区30年·30大拓荒牛、第五届深圳市人大代表、罗湖区人大代表…...
近日,央视《今日说法》分上、下期播放的《破解催收心经》节目,内容主要是套路贷感心恩等公司非法敛财...
4月9日,蔡徐坤为抗疫创作的公益歌曲《Home》正式在全平台上线,擅于将情感融入音乐的蔡徐坤,以最诚恳...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乐善好施、仁者爱人、博施济众……慈善作为中国传统美德,已经亘古上千年。如今,...
一个爱心警察的草根公益路:铁汉也柔情纯草根公益者蔡海炳联合发起近百次微公益活动、募集善款超千万元...
大众网胶州·海报新闻1月28日讯(记者 高玉清 通讯员 张文佳)冬日里寒风凛冽,胶州市铺集镇黔陬小学这...
志愿者胡敏我叫胡敏,是土生土长的武汉女孩,在家乡做着不咸不淡的小生意。2020年春节前夕,本来已经开...
4月9日,蔡徐坤为抗疫创作的公益歌曲《Home》正式在全平台上线,擅于将情感融入音乐的蔡徐坤,以最诚恳...
我虽然因为疾病导致腿脚走路不利索,但是我有一颗热腾腾的心,我愿意用自己的努力,帮助急需帮助的人们...
中国日报武汉4月1日电(记者 曹德胜)他不是医生,却多次深入红区;他心存恐惧,但行动义无反顾。他是火神...
毛衣奶奶顾金珍在家中整理毛线(11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初冬,上午。阳光透过树梢,洒满半...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指出,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
响应国家号召,追随榜样力量,参与公益行动,是当代青少年作为粉丝身份发挥正能量的最佳途径。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