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深刻领会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

2019-04-12 09:31:42来源:社工中国网

深刻领会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

——二论学习贯彻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精神

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影响深远,是一次举旗定向、谋篇布局、引领未来民政工作的大会。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刻理解会议的主题基调和各项部署,精准把握民政事业发展方向。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事业取得的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年来,民政系统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革弊鼎新、攻坚克难,各项事业取得新进展,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这是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充分肯定,既肯定了民政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意识,又肯定了民政系统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推进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效,还肯定了民政系统在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是对民政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最大的鼓励和最有力的鞭策。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工作的政治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这是对民政工作重大政治意义的精辟论述。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政工作就是为党争取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工作,是我们党执政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各级民政部门要从执政兴国的政治高度,充分认识民政工作的重大政治意义,深刻领会做好民政工作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事关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自觉增强做好民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工作的基本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政工作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这是总书记对新时代民政工作的精准定位。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明确了民政工作是民生保障之底、是社会治理之基。各级民政部门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把握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重要职能作用,把民政工作放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谋划和推进。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事业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对民政工作的领导,增强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推动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总书记从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高度,对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对民政工作领导,提高基层民政服务能力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也为各级民政部门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提供了重要遵循。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加强党的建设的指示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这是对民政系统提出的政治要求,既要求民政系统认真汲取前些年民政部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的深刻教训,又要求民政系统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大力抓牢抓好。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大力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好政治方向,为民政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事业的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改革创新,深刻地指明了改革创新是民政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推进民政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各级民政部门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基层首创精神,不断激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民政事业在改革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民政工作的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三个聚焦”深刻阐明了新时代民政工作重点和着力点,对民政系统关心困难群体、回应民生需求、服务国家战略提出了明确指向和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贯彻总书记的指示要求,优化调整民政工作布局,把工作重心和力量集中到“三个聚焦”上,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总书记强调的“三基”职责,精准概括了民政工作的各项职能,赋予了新时代民政工作新的光荣使命。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保障基本民生,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发展基本社会服务,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责使命。

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明了当前民政工作要服务打赢脱贫攻坚战,着力发展基本社会服务,大力发展慈善社工和志愿服务,要求各级政府关心民政、支持民政,多做雪中送炭、增进民生福祉的事。王勇国务委员在讲话中,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事业改革发展作了全面总结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任务。各级民政部门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将会议的各项部署贯彻好、落实好。

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擘画了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蓝图,吹响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集结号,发出了持续推进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动员令。各级民政部门要面向新时代,承担新使命,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展现新面貌,以实际行动开创新时代民政工作新局面。

编辑:JUNYU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