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社工以文化扶贫协同共铸乡村文明共同体

2019-12-26 09:55:03来源: 社工中国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乡村振兴的灵魂就在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的形成来自社会各界和村民一起的努力,在和风细雨、润物无声中移风易俗、成风化人、久久为功。在中央《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精神引导下,黄冈市现代社会组织研究中心负责的浠水县爱满荆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坚持以文化扶贫为工作手法,推行合作治理道德教化工作模式,协同项目所在地的绿杨乡政府及丁山村、朴树村村委会,链接浠水当地社会组织、志愿者群体和乡贤代表,充分调动村民的现代文明意识与文化脱贫增能内生动力,在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格局中共铸乡村文明共同体,为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是推行文化扶贫道德教化治理。项目所在地部分村民红白喜事惯于大操大办,导致农民负担较重、家庭经济紧张,相互攀比的不良风气、人情“枷锁”沉重,也让农民吃不消。为此,项目社工支持村委把文化扶贫作为乡风文明建设、乡村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利用两个村的文化墙、社工和村干部上门走访,协助村民办丧事、用身边事教育村民等方式,比如朴树村注重用绘画艺术性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在培训留守儿童的艺术能力的同时培育他们爱家爱父母的情怀与立德树人,从而有针对性地将现代文明新风引入到村里,积极引导村民树立正确婚丧观和弘扬中华孝道。

二是社会组织协同参与文化扶贫。丁山村注重在外人士“凤还巢”的作用,通过链接绿杨乡卫生院等机构资源,进一步调动优秀人士、社会爱心人士、浠水县老年人协会、浠水县诗词协会、县楹联学会等行业协会组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积极性。于12月21日举办了文艺下乡“新农村采风”活动,浠水县共计近100名摄影家、画家、书法家来到该村深入田间地头、农舍家居、库区等美丽乡村建设第一线,采取分享文艺作品、乡貌素描、书写春联、文化座谈等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形式下乡送文化知识,创作出一大批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也培育熏染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情操。

三是以小康农民讲习所宣乡风文明。项目设立“小康农民讲习所”,搭建了村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老年人协会、志愿者服务协会、妇女创业互助合作小组等5支组织,通过项目社工、专家学者、村民,宣政策精神、传乡风文明、讲小康故事、授致富故事。同时,建立正面激励机制,探索推行乡村文明积分计划,丁山村评选“乐观老人”“致富老能手”“和睦老夫妻”“卫生标兵”等,对在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的模范家庭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让德者有得,并宣讲先进典型的事迹,鼓励促进村民之间文明进步的攀比,进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入小山村、进入农民的日常生活。

(黄冈市现代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董社工 张社工 王社工)

编辑:admin  审编:木易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