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气候 > 正文

环境茶座(第二期):凝聚共识再出发 一线记者畅谈环保情怀

2020-01-10 10:32:16来源: 中国环境记协

1月3日,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环境记协)主办的第二期“环境茶座”在京举行。本期茶座以“回顾与展望:一线记者谈环境报道”为主题,邀请一线资深媒体记者畅谈一年来环境报道的体会和感受,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建议。环境记协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全国环境新媒体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新闻发言人杜少中,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新闻处一级调研员高慧霞出席活动并发言。活动由环境记协副秘书长白志军主持。

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化工报等十余位中央主流媒体及行业类媒体资深记者,就环境报道谈了体会和感受。他们认为,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最近几年环境突发事件减少了、重大环境问题减少了、环境污染大案减少了,大气质量明显改善,但生态环境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和艰巨,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环境新闻记者愿意积极发挥作用,报道和传播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好的经验和典型,同时也愿意更好地发挥媒体监督作用,督促政府、企业等切实履行各自责任。此外,环境报道的专业性较高,跑口记者需要经常“充电”环保知识,掌握最新的政策和动态,希望环境记协加强对记者的培训和举办沙龙等活动,在面对重大环境议题的时候,能够形成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共同策划和推出立意高、内容实、质量好、传播广的环境新闻报道,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环境记协主席、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原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谢国明用“高、专、广”三个字对本次“环境茶座”进行点评:“高”就是站位高,“专”就是话题专,“广”就是视野广。他就记者如何做好环境报道提出三点建议:首先,要看到生态文明报道总体是向前发展的,即使是波浪式发展,这种波浪也是向上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全体老百姓关注,全世界也越来越关注,应进一步提高站位,在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开展工作。其次,在报道方面,要讲究科学性和辩证思维,面对某些指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要自我反思,这有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再次,要多用善用新媒体,有数据统计,中国人获取信息的渠道80%以上是新媒体,微信、头条、微博、抖音已成为四大新媒体平台,传统媒体人要改变不敢用、不会用新媒体现象,积极投身媒体融合的大潮中,锤炼自我,为环境新闻宣传报道做出更好的贡献。

全国环境新媒体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原北京市环境保护局新闻发言人杜少中认为,“环境茶座”是别开生面的好形式,既能交流传播的业务,也能交流环境业务,并以新闻发言人、高校评估团队成员以及新媒体人三重身份谈了看法。第一,在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中,应秉持“公开永远在路上,让真相走在阳光下”的原则,通过媒体的监督把政府部门的业务做得更实,通过政府部门信息公开和新闻宣传引导,让媒体记者更多地采写精彩文章,让公众在好看的博弈当中得到实惠。第二,生态环境部已经形成很好的例行新闻发布模式,去年7位部长出席了新闻发布会,这在其他部委中是少有的。同时,生态文明思想的传播,也形成很好的态势。第三,新媒体人重点还是讲好中国故事,生态文明思想传播依然还需要下大力度去开展,要更加大力宣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更好地体现环境媒体人的情怀。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新闻处一级调研员高慧霞表示,新闻媒体对生态环境工作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是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历程重要的见证者、参与者和贡献者。2020年希望能为媒体记者搭建更多平台、找到更多话题、提供更多资源,让环境新闻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发挥更大作用。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孙秀艳认为,目前生态环境宣传的声势已经有了,下一步应在差异化和个性化展现方面再下一些功夫,建议以小分队的形式分时段下去采访,并适当拓宽环境报道领域。

新华社央采中心记者高敬表示,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及时、适度,非常解渴,向部里反应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反馈,采访也比较成功。环境记协举办的新闻记者培训很专业,希望继续坚持。

光明日报主任记者、生态文明版责任编辑张蕾以记者和编辑的双重视角提出,生态环境领域发生了五个转向,分别是从理论转向实践,从政策解读转向科学路径,从严格执法转向人本民生,从单兵孤军转向军团合力,从传统媒体单一形式转向多媒体多形式发声。

中新社记者阮煜琳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要做得好,也要说得好,在现有良好的宣传成绩的基础上,建议根据环保工作新进展继续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法制日报高级记者郄建荣认为,环境新闻报道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都很重要,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还需要再考虑,建议从环境记协的角度,能够组织些媒体记者进行更接地气的采访。

中国化工报副总编辑潘杰认为,石油化工是支柱产业也是基础产业,建议本着国家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化工的问题,也要看到化工的贡献,更加全面地认识化工行业。

证券日报记者马红雨建议,把《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由年度报告改为季度报告,更利于促进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全媒体时代,各新媒体平台相互隔离,产生信息孤岛,希望环境记协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企业报产经中心记者崔敏说,一些环保政策举措可以再细一些,像蚂蚁森林,采用“绿化+精准扶贫”的方式做得比较好,值得参考。

中国经济导报高级记者、首席记者潘晓娟指出,地方政府“一刀切”的现象很严重,但企业又不知道真正的技术和工艺在哪里,环境记协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消费日报新闻中心记者张丽娜认为,看新闻往往不是看采访了谁,而是看没有采访到谁,建议环境记协成立专家库,便利记者随时能联系到相关资源。

中国环境新闻网技术负责人杨凡说,网站要致力于汇聚新闻,向公众推送,让人在短时间内获取新闻,还能通过代码逐步打破新媒体平台之间的壁垒。

环境记协副秘书长白志军表示,“环境茶座”每次都会邀请不同领域的代表,设置不同的议题进行研讨,这种形式不同于发布会,交流气氛比较轻松。以后,“环境茶座”将逐渐成为媒体、专家、官员共同探讨环境报道、研究课题的重要平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和支持,共同把“环境茶座”打造好。

编辑:admin  审编:木易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