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气候 > 正文

昔日臭水沟 今成清水河

2020-01-17 10:20:44来源:中国环境报第5版

江西省分宜县龙须沟通过治理变成一条清清小河。

“以前经过沟边时,都会捂起鼻子匆匆而过。夏季蚊子、苍蝇满天飞,一年到头都不敢打开窗户。现在河里水清了,环境变好了,我家紧闭了十几年的窗户也敢打开了。”说起家门口的变化,江西省分宜县城南龙须沟边住了36年的徐建春大妈开心地笑了。

两年前,龙须沟是一条横穿城区的主排水沟,由西向东流入袁河、仙女湖。曾经污水横流、腥臊恶臭,连两岸农田种出的农产品都带有一种腥臭味,降价都很难卖出,因此农田逐渐荒芜。

如今,河水清清、水草丰茂。曾经荒芜的农田,经过土地流转, 种出的农产品品质提升,市场供不应求。

为何会发生这样惊喜的变化?分宜是如何治水的?记者走进现场,一探究竟。

节资减耗、截流治水,聚焦精准治污

时间追溯到2017年6月,原江西省环保厅通报分宜县钤阳湖湖心岛、塘边、侯村断面出现劣Ⅴ类水,总磷、氨氮、COD指标超标。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炸响,治水成了全县当务之急。

钤阳湖在新余市仙女湖的上游,钤阳湖流域共10河1沟(县城龙须沟),如何彻底消灭钤阳湖劣Ⅴ类水,确保水质长远达标?分宜县开始在实干中寻找答案。

治水必精准施策,科学设计。分宜县聘请中国科学院专家把脉问诊,拿出5亿元治水,这对一个仅30多万人的内陆小县、年财政收入不过20亿元的县城来说,着实不易。

作为治水工作总牵头部门负责人,分宜县生态环境局局长袁自君亲自解决了一个个治水难题。

治水一启动,第一个“拦路虎”就是县城10万人的生活污水排入6公里长的龙须沟禁排截流问题。

“日截流量达2000余吨,截流时限365天,且截流生活污水必达标排。当时,的确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袁自君回忆着治水艰难的情景。

起初,第一方案是将污水运排到30公里外一处干涸大型尾矿处理,耗资耗力,但没几天就被当地群众拦截,工程不得不停下。

县里要求环保部门一周内拿出解决方案。咨询省、市环保专家后,又到治水先进的外省学习经验,最终拿出了节资减耗、截流治水的方案:利用两个退出鱼坝储存生活污水,并采用生物活性技术净化处理,经检测达到废水排放标准后排放。

但接下来,谁也没想到,一场洪水来临,所有生物活性处理物料被冲到下游湖泊。且不说损失,光打捞费就花去几十万元。紧接着,下游环保、水务、渔政部门纷纷找上门讨要说法。

分宜县不但没有退缩,反而越挫越勇,依然坚定着治水的决心。

“虽然治理难度大,但看到水质改善了,很开心”

“虽然治理难度大,但看到水质改善了,很开心。”袁自君深有感触地说。

近两年来,分宜县不畏困难,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不仅实施“挂图作战”“以令追责”机制,还砍出了“四板斧”。

“一板斧”砍掉全县水库山塘承包养殖,退出养殖户1500余户,退出由政府统一兜底补贴和产业安置,退出水库山塘“人放天养”,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对水质不达标的追究管理者责任。

“二板斧”砍掉钤阳湖沿线两公里内2890余家企业,由政府统一统一兜底补偿,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符合产业政策的办理环保手续,统一安置工业园区进行重建。

“三板斧”全面开展县城龙须沟治理,对一切阻碍治理的建筑物、农作物一律清理,不留死角。

分宜县不仅对龙须沟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还努力打造湿地公园,注重生态修复,在龙须沟流域构建起生态保护圈。

“四板斧”砍掉钤阳湖沿线两公里外污染源头,清除污染源200余个,对13个乡镇(场)开展治水环境综合整治。

此外,分宜县完成县城规划区外9个乡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建造完成两个日处理能力为2000吨的工业污水处理厂。多番努力之下,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如今,通过两年来的艰苦治水,钤阳湖消灭劣Ⅴ类水,水质明显改善;3个水质监测断面,达到地表水湖泊标准Ⅳ类,入钤阳湖主要支流总磷浓度平均保持在0.1毫升以下。

袁自君表示,下一个目标是2022年确保钤阳湖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企业和农民陆续回归,环境效益显现

“当我的企业被迫关停时,拿着政府补偿款,曾决定再也不来投资了。”来自福建的郑先生说。

“现在怎么又投资8000万元在分宜县工业园区建厂?”面对记者的询问,郑先生说: “分宜县的治水精神感人,相信今后这里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好,投资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几年来,分宜县建设了两个可容纳100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标准化工业园,引进落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6家。

生态环境好了,农民也颇为受益。

钤阳湖湖心岛东岸的坟山村村民王雨生在县城外开了一家农庄,取名为“钤阳湖的水,钤阳湖的鱼”,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招揽了不少顾客,生意很火。

曾经,钤阳湖流域传统渔业和养殖业发达。但由于过度开发,致使湖库水质变坏,沿湖四岸村庄的人基本上不喝湖水,不用湖水洗衣做饭,生活用水需要从很远的山里或城里引入。

如今,水质变好了,沿湖四岸的村民收起渔业家什,干起了护湖员。用他们的话说:“通过生态保护,我们又能吃上那道湖水煮湖鱼的菜肴了。”

“这个价格批发不了。这茭白又大又嫩。”

“好,这个价格我全要了,手机扫一下,转定金3万元。”

龙须沟承包土地种植茭白的专业户黄海湖与购销商成交的场景,再一次验证着“利用生态来治富”的可行性。

如今,搬出去的居民陆续归来,曾经大面积荒芜的土地陆续开垦出来,被种上各种蔬菜,成了县城10万人的菜篮子。

分宜县治水初见成效,绘成“百姓富、生态美”的优美画卷。

编辑:admin  审编:木易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