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3月11日电题: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生态建设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京品、田金文
3月的雪域高原,暖风拂面而来,沉睡了一冬的高原渐渐醒来。
从拉萨河畔树木成林的南山公园,到拉萨城北百鸟飞舞的拉鲁湿地,从雅江两岸160多公里的“绿色长城”,到藏北羌塘回归自然的“动物乐园”,高原大地生机勃勃,一幅“最美第三极”的画卷正渐次舒展开来。
这画卷,正是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累累硕果。
拉鲁湿地核心区一景(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汝锋 摄
把西藏生态保护置于国家战略高度
作为青藏高原的主体,西藏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被誉为“亚洲水塔”,是我国以及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亚洲乃至北半球气候变化的“感应器”,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对全球气候具有重要影响。
“西藏也是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的地区,一旦破坏,修复难度较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姚檀栋说,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
西藏1951年和平解放后,国家高度重视西藏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将西藏生态环境保护置于国家战略高度。
2010年,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使西藏成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2015年,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指出,要切实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8月,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目前,这次科考正在对青藏高原的水、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保护和第三极国家公园建设方案。
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厅长罗杰说:“国家对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的战略定位和战略部署,体现了国家对西藏生态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西藏生态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西藏山南市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黑颈鹤在休憩(3月11日摄)。随着天气转暖,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黑颈鹤即将结束越冬,返回藏北。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奋力筑牢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雅鲁藏布江是西藏人民的“母亲河”,中游日喀则市南木林生态示范区曾经是一片戈壁荒滩。南木林县仁欧村村民过去习惯到山上砍柴生火,导致土地沙化严重,村民在家里喝甜茶,都得涮几次杯子里的灰尘,吃尽了苦头。
2014年至2017年,国家投资1.5亿元,在南木林生态示范区内植树造林3万余亩,2018年至今又建起了1万亩的生态林。这条长达50多公里的“生态绿洲”,成为雅江沿岸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得益于《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的实施。据了解,截至2019年,西藏已累计投入117亿元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我们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为西藏生态环境保驾护航。”罗杰介绍,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藏先后颁布实施了60多部地方性法规,为高原生态保护提供法治保障。
近年来,西藏陆续实施了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无树单位”以及“绿色围城”“树上山”等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并通过实施极高海拔生态搬迁项目,把大自然留给野生动物。2019年,西藏有4058人搬出极高海拔生态保护区。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西藏全区45%的区域被列入最严格保护范围,建立了47个各类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1.22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藏已累计命名自治区级生态县17个、生态乡镇213个、生态村2373个。
在西藏山南市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黑颈鹤在飞翔(3月11日摄)。随着天气转暖,西藏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黑颈鹤即将结束越冬,返回藏北。新华社记者 晋美多吉 摄
美丽西藏建设释放“生态红利”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世界屋脊”筑起了生态文明高地,在高原上生活的各族群众也享受到了保护生态带来的红利。
位于雅江南岸的拉萨贡嘎国际机场曾饱受灾害性风沙的侵扰。经过40年持续造林治沙,一道长160多公里、宽1.8公里的“绿色长城”崛起在雅江山南段,贡嘎机场航班起降受灾害性风沙影响天数,最高时每年可达60多天,现在明显减少。
山南市扎囊县植物种苗繁育基地里,阿扎乡村民卓玛曲吉一边育苗,一边用脚打着拍子哼着歌。
近万亩的生态产业扶贫项目——藏草万亩植物种苗繁育基地在此落地后,卓玛曲吉便将自家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获取租金,同时来到繁育基地打工。
“主要是灌溉、除草、施肥、修枝,每天有160元的工资。”卓玛曲吉说,“在家门口就把钱挣了,还让家乡更绿了,特别高兴。”
记者了解到,2019年西藏落实生态岗位60多万个,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各类奖补资金97.7亿元,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吃上了“生态饭”。
雪山在太阳的照射下,上演着一幅“日照金山”的景象;碧湖如镜,映照着雪山巍巍倒影;蓝天白云间,黑颈鹤翩翩起舞;广阔的草原上,藏羚羊、藏野驴自由飞奔……大美西藏正期待着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八方游客的到来。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在刚刚过去的周五,一场席卷全球125个国家,参与人数达140多万学生的大罢课上演了。此次大罢课的发起者...
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2019年科学技术年会主会场 李珍摄环境治理智能化协同创新共同体河北创新中心挂牌仪...
清华新闻网3月13日电 当地时间3月9日,第四届全球环境大会前夕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环境科学-政策...
霾天少、热岛效应弱都与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去年晴好天气多。 陈立新 摄去年霾天气只有两天,...
宜雨宜晴,不寒不燠,我市成功跻身中国气候宜居城市行列。资料图片温州网讯温州好,别是一乾坤,宜雨宜...
1月16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份最新报告指出,2014年,世界卫生组织曾预测,气候变化会导致疟疾、...
2019年4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19年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司长主持发布会...
据中央社报道,南极洲本月初遭遇为期9天的热浪侵袭,位于南极洲东北端的鹰岛约20%积雪融化。专家表示,...
古巴成为最新一个将抗击气候变化写入宪法的国家,这引发了科学界褒贬不一的反应。2月下旬,选民们通过了...
当地时间2019年3月12日,韩国首尔,首尔细颗粒物(PM2 5)指数再度爆表,重霾笼罩全城灰蒙蒙一片,当局发...
新华社拉萨3月11日电题:保护好雪域高原,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西藏生态建设纪实新华社记者张京品、...
3月10日,生态环境部举行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情况。...
大型采煤机在地下自主割煤,能够主动感知煤岩性状,适应调整工作状态,煤矿工人不再手动操作设备只需定...
会议现场。红网时刻株洲2月29日讯(记者 聂千川 通讯员 陈乘)2月28日,株洲市召开召开全市固定污染源...
三江源国家公园试点区域规划总面积为12 31万平方公里。其中青海可可西里自然遗产地于2017年被列入《世...
迷你卫星与地球共舞(艺术图)图片来源:美国趣味科学网地球轨道上簇拥着多颗人造卫星、人造碎片和一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