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战“疫”玫瑰别样红

2020-05-06 10:13:14来源: 社工中国网

本报记者翟倩

庚子初年,平安喜乐的气氛被新冠疫情吞噬。宁夏儿童福利院的“妈妈”们,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犹如朵朵盛开的玫瑰,绽放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

家庭寄养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部门主任王津——

被这些孩子需要,我就是幸福的

家庭寄养是宁夏儿童福利院的一大特色,96名寄养儿童在56户寄养家庭中感受着家的温暖,每天定时到家庭寄养服务中心去上课、康复是孩子们的必修课,可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这一切。

寄养家庭主要分布在永宁县,属于银川市的郊区,寄养父母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对疫情认识不到位。“武汉距离永宁远得很,哪有那么玄乎?”这是大多数寄养父母的想法。

“福利院第一时间采取封院措施,孩子们相对安全,但散居在寄养家庭中的孩子们只能靠寄养父母改变意识,周围人认识到防疫的重要性,才能对他们起到保护作用。”家庭寄养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部门主任王津深深意识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的重要性,当机立断组织中心的全体工作人员投入到战“疫”中。

她安排为寄养家庭购买发放体温计和消毒液,在大年初一主动和永年县民政局联系沟通协调,为中心领取了次氯酸钠消毒液原液,并手把手地教大家如何配置比例。

民政厅组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的号令发出后,她一马当先,在家庭寄养部第一个报名参加,同时还第一时间动员本部门的工作人员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希望通过改善大环境影响寄养家庭父母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识。

在口罩万般紧缺的情况下,她主动跟同学朋友联系为寄养家庭购买口罩,又冒着风险,自己开车往返于银川和永宁之间,将物资送到寄养家庭手中。

每天,王津都会不厌其烦地和寄养家庭通话、视频,千叮咛,万嘱咐,“每天按时测体温2次”“不要外出,坚持家庭康复”“孩子病了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中心值班人员”。可怕什么偏来什么:2名寄养孩子出现发烧情况。王津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儿童福利院报告,并准备好消毒用品。院里随即派来两名医生,经过仔细检查,两个孩子嗓子红肿、鼻塞,只是普通的感冒,王津这才松了一口气。

1月26日,永宁县出现首例确诊病例,疫情形势逐渐严峻。王津积极配合社区居家防范,指导寄养家庭不走亲访友、不参与聚会、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减少不必要的出行等。“儿童福利院对我们也很支持,给寄养家庭送来吃的喝的用的,让我们少出门,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就这样,王津一心扑在工作上,24小时在中心值守,从1月25日就没有回过家。她的婆婆罹患癌症,身体出现衰竭等症状,作为儿媳妇,年前本来计划休息时,为老人做做饭、洗洗衣,尽尽自己的孝心,可如今重担全部落在丈夫身上,女儿也送到姥姥家代为照看。面对丈夫、婆婆、女儿,她也有内疚,但是想到这96个寄养孩子,她还是毅然参战:“幸福就是被别人需要的时候,被这些孩子需要,我就是幸福的。”

特殊教育部副主任于少红——

孩子安全就是我们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从我家回到院里,就被杜爸爸隔离了,已经待5天了。在这5天里,我可开心了,有小于老师陪着我学习,陪着我干活……”

这是宁夏儿童福利院困境儿童小晶写的日记。小晶很特殊,7岁那年父亲不知所踪,母亲因吸毒服刑,儿童福利院成为她的监护人。她在儿童福利院的生活波澜不惊。今年春节,13岁的小晶回姥姥家过年,2月5日回到儿童福利院时,却因新冠肺炎疫情,必须接受14天的隔离,由此小晶与她口中的小于老师开始了14天的“同居”生活。

小于老师全名叫于少红,是特殊教育部的副主任,也负责学生区的管理,2月5日正好是她当班,“我负责他们的管理,我不上谁上。”出于这种心理,于少红在与家人作了交代后,就开始了这一段特殊的日子。

由于小晶能够自理,于少红与小晶并没有同处一室,按规定,只是在消毒清洁、体温检测、辅导作业时才会进入小晶的隔离室。“因为小晶活泼好动,在家期间接触的人比较多,所以医生建议我,尽量少跟她在一起,但是,看着小晶那双渴望爱的眼睛,我真的不忍心。”

隔离开始的第一天,小晶对于少红有抵触心理,不交流,不写作业,整个人很松散。于少红没有着急管她,而是陪着小晶围着屋子慢走锻炼身体,聊姥姥家的生活、聊爸爸妈妈、聊学校等。很快,小晶接受了于少红。“当她看到我准备离开隔离室处理一些常规事务性工作时,她会立马表现出不愿我离开的样子,并故意拖延我让她听写单词、洗漱的时间,眼睛里充满了对陪伴的渴望。看到这,我在心里也默默地对她说:‘放心吧,孩子!我会好好陪伴你,给你一个老师应有的引导与教育,一个母亲应有的爱与守护。’”

出于防护,于少红穿着白大褂,戴着两层口罩,在隔离室里消毒、擦拭,陪学习、做运动,热得浑身冒汗,脸上起了疹子,甚至口罩过敏,但这从未影响她与小晶的交流。

14天的陪伴,让小晶改变了很多,她开始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每天写日记记录与小于老师的故事,画画做手工,帮小于老师干活。“她的改变源于爱,是因为我的爱与关注,让她有安全感,所以她会在日记里写着:我太幸福了,我真想多待几个月呢。”于少红开心地说。

2月19日,小晶的隔离期结束了。于少红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回家休息了14天。3月17日,于少红的当班日,迎来了回院的小瑞,面临再一次隔离,于少红又一次主动请缨:“我有经验,还是我来吧。”

小瑞是烈士遗属,今年20岁了,在上大专,学习面点制作,在她与于少红一起“同居”的日子里,同样聊了很多,“最长的一次,我们一直聊到凌晨2点半。聊她的父母、她的姨、她未来的规划、她的学习,很多很多。给我的感觉,她也同样是个敏感缺爱的孩子,这可能是儿童福利院孩子们的共性,我们在面对他们时要付出更多的爱与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犹如父母般的关心和呵护,才能让他们身心更健康。”

经历两次隔离的于少红收获了孩子们的信任与爱,她与孩子们的心贴得更近了。有人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却说:“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一线工作者,我能做的就是守护好机构的孩子,孩子安全就是我们对社会最大的贡献!”

医务部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万静——

我不能拖大家的后腿

万静作为医务部的护士长,有着自己的职业敏锐性。

1月22日,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后,万静迅速安排医务部护士分工负责院内消控工作,并主动投身到院内疫情防控具体措施的制定中。

“作为医务部,制定消毒规范、流程是我们应有的责任。”为此,在儿童福利院组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时,她主动承担了小组工作职责制定、医用物资准备、隔离室设置及管理制度的制定等工作,并将护理单元、医疗区、隔离室、洗衣房和食堂五个儿童福利机构重点区域消毒规范编写成拍摄脚本,协助拍成视频发放给全区儿童福利机构,以供参考。

民政厅组建“城乡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的号令发出后,她在医务部第一个报名参加,同时动员本部门的医务工作者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我没想那么多,既然有需要,我就时刻准备着上。这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她心系武汉,情系疫区,在家庭并不富裕的情况下,个人通过宁夏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向武汉疫区捐款1万元,并积极联系为院里捐赠1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当问到她为什么这么做时,她说:“看到电视上武汉的情况,心里有触动,不做点什么觉得对不起他们。其实,现在有些后悔,当时捐少了。”

当院里启动全封闭在岗工作机制后,万静又是第一个主动报名,请缨投身一线。她有两个孩子,老大10岁,老二3岁,双方父母不在身边,爱人长期在外工作。万静面临着要将两个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老大只会做方便面,他们吃了两天的方便面后,爸爸赶回来了,我就放心些。”虽然万静说得很平静,但大家都明白那两天对于她的煎熬。

院长杜勇知道她的困难,曾跟她说过:“要不你回去吧,我找人替你。”但万静拒绝了:“这么多天如果不在单位,我放不下心,放不下这些孩子。国家有难,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这个时候不带头,不担当,那还是共产党员吗?我不能拖大家的后腿。”看似娇小文弱的万静,在她身上却让人看到了什么是“担当”,什么叫“责任”。(重庆市万州区儿童福利院供稿)

 

编辑:admin  审编:木易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