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创造家门口的幸福 ——安源区后埠街勤俭社区服务群众纪实

2021-11-26 09:36:56来源:萍乡日报

过去的后埠街勤俭社区,不仅办公场所面积小,群众活动场所更是几乎没有,一度成为萍乡市安源区的“软弱涣散党组织”。如今,勤俭社区围绕“党的工作全覆盖、服务群众零距离”目标,把党建阵地和公共服务推进到群众的家门口,努力创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不仅成功摘掉了“后进”帽子实现完美“蝶变”,还让群众由衷的笑容成为城市最靓丽的风景。来办事的居民都说:“现在来社区办事,不仅效率更快,而且让人心情舒畅”,社区还新增舞蹈室、大型阅览室等功能室,爱跳广场舞的阿姨们逢人就说:“这下好了,我们有个不论刮风下雨都能排练的地方了。”

让办事流程“简单”起来

去年,勤俭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建好了。如何把作用发挥好、把服务沉下去,让居民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成为社区党委考虑最多的问题。该社区在党群服务中心内设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利用区政府“政务外网”、区人社局“智慧人社”等已有网络资源,把便民服务事项下沉基层、搬到“网上”,一站式办理党组织关系转接以及社保、医疗、就业、生育等14项政务服务事项。开通“最多跑一次”便民服务,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规范日常操作管理,建立“前台窗口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的网上办事新模式,鼠标一点,服务到家。“社区当场就能办好大部分事项,其他项目最多到区里跑一趟。”前来办事的居民一脸满意。

让生活服务“温暖”起来

为最大程度服务好居民,社区积极与结对共建单位协调合作,共同建起了一个资源整合、功能集成、机制有效、群众参与的“家门口”特色服务体系,通过“基本服务+特色服务”的形式,以及社区三级议事会、区域化党建联席会等“家门口”协商议事平台,为群众提供一揽子“就近、便利、稳定、可预期”的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刘家阿婆是一位孤寡老人,身体一不舒服就会打电话给社区志愿者。从接她到辖区九华医院体检到开好药回家,社区志愿者全程陪同。个别居民不懂法,社区便通过街道办事处联合区纪委派出一支“法律援助小分队”,将法律知识送到居民“家门口”。近年来,社区在不增加机构、人员的基础上,通过资源、机制和服务的整合优化,打造出一个生活共享服务平台,努力实现让居民“生活小事不出社区”。

让志愿服务“常态”起来

社区与各服务机构共建共享平台,组建了“育苗”教育服务队等4支志愿服务队伍,为居民提供家门口的购物、医疗、教育、家政等各项服务,切实把“家门口”的服务做到家,让群众“近”享服务便利。

如由辖区学校老师以及社区教师志愿者组成的“育苗”教育服务队,在周末、节假日和课后空闲时间为未成年人辅导作业,开展“圆梦微心愿”“大手牵小手助力校园”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在促进未成年人生理、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取得良好效果。针对社区老年人多的特点,社区组织志愿者组建了健康卫士服务队,以辖区签约医院为依托,建立社区家庭医生“1+1+1”服务模式,即1名家庭医生、1名社区护士和1名公共卫生医师,以网格化管理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不遗余力地开展各种家庭式健康服务。由退役军人、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跑腿代办服务队,联合辖区内的便利店,为行动有困难的居民提供代送食材、药品、文件等一对一的跑腿服务,同时联合第三方服务公司定期为孤寡老人提供保姆、清洗、钟点工以及家电、水、气维修等服务。今年以来,共有11名老人与第三方服务公司签订居家养老服务协议,让他们在家就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在人流量大的矿区市场,由社区改制老党员自发组建的交通安全疏导服务队专门为学校师生交通安全保驾护航。居民刘大爷逢人就说,“以前嫌小区老旧想搬走,现在感觉便利、幸福,不想走啦。”(张静 廖雅薏)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