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内部“换芯” 外部“焕新” ——南昌市高质量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升

2021-12-20 09:28:13来源:南昌日报

站东街道岔东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健康体检活动

近年来,南昌持续深化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按照实际改造需求对辖区内273个老旧小区分“保基础”“提功能”“促品质”三类进行提升改造,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多便利,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本报记者 刘彤/文 杨紫韬/图

“内外兼修”完善基础保障

走进南昌市安义县龙津镇的平安小区,只见柏油路宽敞平整,原来老旧的楼房如今焕然一新,地面新规划的停车位上,整齐有序地停放着机动车,几个孩子在树阴下嬉戏玩闹。“我们小区改造后,配套设施不比新小区差,出门就有口袋公园、邻里中心、文体设施,环境优美,生活便捷,幸福感爆棚!”住在平安小区的居民黄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老旧小区改造牵动着千家万户,事关百姓福祉。据了解,改造之初,涉改社区干部带着设计人员入户调研,与群众共商设计图纸,找到影响居民生活的“痛点”。在改造过程中,充分听取群众的改造意见,共同将图纸变成现实,打造舒适、宜居环境的“亮点”。为一次性解决群众难题,安义县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指挥部会同县城管局、县房管局、县供电公司、相关社区、县电信公司等部门,对老旧小区把脉问诊,打出老旧小区改造“组合拳”。既重视墙面刷新、小区绿化亮化这些“面子”,又注重违建整治、楼道卫生、电梯加装、管网改造、停车位规划这些“里子”,让老旧小区“面子”好看、“里子”好用,真正惠及居民。

此外,安义县还试点推进“红色物业联盟”,引进了企业对改造后的老旧小区进行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持续巩固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建立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不只是安义县,南昌走好“保基础”第一步,完善老旧小区与居民生活相关的水、电、气、路等市政基础设施,整修房屋,满足市民群众生活基本需求,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置的配套设施,运用人脸识别等高科技,建设智慧安防系统,打造智慧平安小区,同时建立物业或准物业管理模式,让居民住得舒心、放心。

“上下齐抓”提升服务功能

甫入初冬,南昌经开区蛟桥镇舍里甲社区的南泥小区里一片火热,挖掘机忙个不停、运输车来来往往。

“整个小区44栋937户居民将告别原来的‘老旧乱’,迎来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舍里甲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浔说。

南泥小区共有42栋住宅楼,均为上世纪80年代建造的楼房,小区内的居民大多数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南泥小区原有设施均已出现老化、破损等问题。南泥小区居民涂世林回忆道:“改造之前的小区,道路破损严重、路灯线路老化、屋顶年久失修、小区停车位紧张,楼道内还有私拉电线充电的情况。特别是碰上大雨,小区里面还容易积水,别提多烦心了。”

群众有所呼,党和政府有所应。今年7月,南昌经开区将南泥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作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民生项目清单,并正式开始实施。改造内容主要分成“天上”和“地下”。“天上”包括空中弱电管线下地、屋面防水捡漏、落水管更换等;“地下”包括路面修缮、公厕修缮、雨污水管网改造、消防设施改造等。

截至目前,南泥小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工。届时,一个美丽宜居的全新小区将呈现。尽管还未完工,但小区改造的甜头居民已经尝到。这两天,施工方正在给社区群众家统一安装雨篷、晾衣杆。“路平了,墙白了,线齐整了,整个环境让人看着就舒服。”居民陶春香笑着说。

立足于“保基础”,南昌市聚焦提升老旧小区服务功能。完善停车设施、公共照明、电动汽车充电桩、智能快件箱、二次供水、公共活动场地等基础设施,建立雨污分流管网系统,有条件的老旧社区实施无障碍设施建设,支持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各县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推进以来,小区居民收获了实实在在、满满当当的幸福感。

“一心一意” 建立便民服务网

青山湖区南钢邻里中心是南昌市首批投入使用的“1+5+X”(1个社区+5类服务形态+X个衍生业态)社区邻里中心。1.5万平方米的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开设了60多项服务和活动,“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邻里中心给我们居民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南钢街道和睦社区居民关桂芳深有感触。

“既有依托新成立社区整体打造而成的集中式社区邻里中心,也有利用老社区各类资源整合打造而成的分散式服务业态……截至目前,南昌市已建成社区邻里中心63个。”南昌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处处长肖赟鹏介绍。

据悉,南昌各社区邻里中心均对标对表配置和完善了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等5类基本公共服务,实现了“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同时,为强化社区邻里中心在社会治理中的杠杆作用,南钢街道还打造了城警联勤综治云平台作为邻里中心“1+5+X”中的“X”。辖区居民可通过手机App拍照上传问题,并得到快速反馈。

近日,南钢街道居民胡骏钦发现有辆车停在社区消防通道上,便用手机拍照上传,平台自动生成案卷,并将该案卷推送到车辆停放位置所在网格管理员卢玉红的手机以及责任交警队员金贤辉的手机上。10分钟后,交警处理完后,将整改后的图片上传至App平台,工作人员点击“结案”键。胡骏钦和卢玉红得到相应的“邻里福分”奖励。

随着一批批新型社区邻里中心的建设,南昌市社会治理多了新的打开模式。不拘泥固定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的邻里中心探索适宜自己的发展之道。红谷滩区普贤邻里中心的开放式城市书吧,引入了南昌市图书馆进驻和运营管理,方便群众就近阅读;青云谱区青英社区的“三点半课堂”帮助社区家长解决“接送难、照看难”问题,由南昌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和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提供服务……我市力争到年底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努力建成一批有温度、有内涵、有特色的社区邻里中心,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居民感受家门口的“温暖”。

南昌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实现了从“有的住”到“住得好”,但目的远不在此,还在向更高质量迈步。在保基本配套和提升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南昌市进一步提升社区品质,积极推广“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标准体系,依托1个社区单元,以党建为引领,全面配套教育、医疗、养老、商业、文体五类服务形态及若干衍生业态,着力打造居民“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网。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