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客户端北京2月26日电(记者 李金磊)延迟退休政策何时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何时建立?养老金能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高校毕业生人数创新高,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2月26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对于大家关心的延迟退休、就业、养老金等民生话题,人社部官员进行了权威回应。
2月26日,国新办就就业和社会保障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正研究延迟退休具体改革方案
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目前,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表示,当前退休年龄总体偏低问题十分突出,一是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在建国初是40岁左右,到2019年已经提高到77.3岁。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更高,已经超过了80岁。
二是不适应人口结构的变化和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到2019年底,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已经达到18.1%,预计“十四五”期间,我们的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从轻度老龄化进入到中度老龄化阶段,这样的变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影响深远。
三是不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从2012年开始出现下降,年均减少300万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减少3500万人。
四是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我国新增劳动力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也在不断延长,已经达到了13.7年,人们开始工作的年龄相应推后。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的工作年限自然就会缩短,导致人力资源的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的下降。特别是在高校、医院、科研机构和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这些高学历人员集中的行业和单位,情况尤为突出。
从国际上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是世界各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普遍做法。近几十年来,多数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退休年龄,目前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退休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
“目前,我部正会同相关部门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游钧称,方案既要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和经验,更要充分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沿革这些情况。由于延迟退休年龄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我们在方案的研究制定过程中,将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凝聚社会共识,要取得最大公约数,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平稳实施。
老人资料图。来源:视觉中国
将推出个人养老金制度
游钧表示,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三个层次中,作为第一个层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健全了,职工养老保险加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两个平台,目前已覆盖近十亿人。作为第二层次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制度初步建立,并且在逐步完善,目前已经覆盖5800多万人。作为第三层次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还没有出台。
“确实,第三层次在整个养老保险体系中目前还是个短板。” 游钧表示,近年来,我们在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框架下系统谋划、整体设计第三层次制度模式。经过充分的研究论证,借鉴国际上的经验,总结国内一些试点经验,目前已经形成了初步思路。
“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在紧锣密鼓地推出。” 游钧称,下一步,将抓紧推动,尽早出台,尽早实施,满足多样化需求,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养老金能否确保按时足额发放?
去年为了减轻企业负担,我国以空前的力度减免了企业社保费。全年减免社保费1.54万亿元,大头是养老金,占到1.33万亿元,这为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稳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对养老金产生一定的影响,有少数省份养老金发放压力较大。
今后养老金能否按时足额发放?人社部部长张纪南表示,第一,当期能平衡。2019年当期的结余是3400多亿元,去年情况特殊,今年恢复养老保险的正常征收以后,预判收支相抵以后也还会略有结余。
第二,历史有积累。积累用了一部分以后,我们现在还有累计结余4.7万亿元。
第三,财政有补助。中央财政对养老基金的补助力度持续加大,去年达到了5800多亿元,并重点向西部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倾斜。
第四,增值有渠道。就是结存的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目前委托资金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了保值增值。
第五,长远有储备。全国的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的权益已经达到了2.4万亿元,2000年建立的时候是200亿元,通过划拨部分国有资产,这个基金还在不断充实和扩大。
“另外,在实现省级统筹的基础上,我们也在加快研究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这将进一步提高养老基金的抗风险能力。总之请大家放心,我们能够确保养老金的准时足额发放。” 张纪南称。
招聘会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青年就业问题如何解决?
关于今年的就业形势,张纪南表示,总的判断是,随着经济企稳向好,就业将延续总体平稳的态势。但是,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就业形势依然比较复杂,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就业总量压力不减。今年需要安排就业的城镇新增长劳动力仍然在1500万人左右,今年的高校毕业生909万人,达到新高。
人社部副部长李忠表示,去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是874万,受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需求下滑、招聘延后、求职受限等一系列困难,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安排。经过各方努力,实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局势的总体平稳,好于预期,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
李忠称,2021届毕业生的规模是909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再加上还有不少往届的未就业毕业生在求职,在国内外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促进就业的任务更重。
对于如何促进就业,李忠指出,下一步,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就业工作的一个重中之重,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这些措施可以概括为“三支持、三强化”,一是支持企业就业,二是支持基层就业,三是支持创业创新,四是强化招聘服务,五是强化能力提升,六是强化困难帮扶。通过这些针对性的措施,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完)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人民网北京8月12日 (记者陈晨曦)2019MLB Experience棒球嘉年华北京站10日于龙湖北京长楹天街开启。中...
新华社郑州9月14日电(记者余俊杰、刘怀丕)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14日拉开帷幕,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
记者从民政部网站获悉,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近日印发《关于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改...
“翔娃,妈妈来看你了,你再看下妈妈嘛。”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ICU病房,监控仪器滴答滴答地响着,付秀伟...
[摘要]他们相信“面试一定要找人”、“私企都容易倒”,他们毕业后最大的人生规划就是“吃上公家饭”。...
[摘要]尽管中国的开放和现代化程度已经很高,但产妇“坐月子”仍不在少数。资料图片:安徽近千名孕妇共...
江淮晨报10月11日报道,假如梦能醒来,年逾八旬的郑寿天不会天天往合肥市二院跑;假如没有不忍,二院的...
▲越秀区托育机构的孩子们在户外运动▲越秀区托育机构的孩子们在老师指导下饮水大洋网讯 全面二孩政策...
今年,是99公益日的第三个年头。9月7日至9月9日期间,超过130家公募机构近6700个各领域的公益项目将参与...
[摘要]近日,爱佑慈善基金会“爱佑和康”项目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正式签署...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记者赵文君)国家药监局25日附条件批准两家公司新冠疫苗注册申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
央广网北京2月21日消息(记者 王红霞)记者从国铁集团获悉,2月11日至17日(农历除夕至正月初六),国家铁...
牛年春节过后,机票价格依然保持低位。2至3月份,一些热门航线的机票1折起,部分国内热门航线机票跌成白...
中新网客户端2月24日电(彭宁铃)24日,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老年人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92岁老人被...
国内制造业高景气度,拉动基础化学产品需求回升。2月22日,化工板块继续高歌猛进,基础化学板块表现尤为...
中国航母舰载预警机,近了吗?官媒发布最新进展,专家解读应用场景据央视20日一档节目报道,国产新型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