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境气候 > 正文

武汉:守护多彩自然 万物和谐共生

2023-05-22 08:17:13来源: 人民网-湖北频道 原创稿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蝴蝶红灰蝶现身东湖湿地,“微笑天使”长江江豚与黄鹤楼同框,超10万只候鸟从北方迁徙到沉湖越冬……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画卷在武汉展现。

沉湖湿地。黄晓辉摄

沉湖湿地。黄晓辉摄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武汉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不断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摸清家底 推进科学保护

“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 311.7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256.68公顷,这里发现了陆生高等植物316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22种,其中鸟类105种……”日前,武汉江夏藏龙岛的“生物探秘之旅”调查与研究成果对外发布。

自去年5月起,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科研人员用一年时间,对藏龙岛湿地生物多样性进行系统性调查,通过30余次实地考察,对湿地生态系统类型、湿地植物、湿地动物、湿地水生生物进行全面调查,以厘清该区域生物资源,提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管理措施建议,提高公众生态保护参与度。

涨渡湖湿地“水上森林”。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

涨渡湖湿地“水上森林”。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

从古老的云梦泽走来,武汉有湿地240多万亩,占市域面积近五分之一。近三年来,除了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武汉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开展了河流型府河湿地和湖泊型涨渡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对不同自然保护地的各种生物开展“自然界的人口普查”。

“只有摸清家底,才能制订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搭建好生物多样性监管平台,履行好组织协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职责,为今后谋划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防范外来物种入侵工作提供科学支撑。”武汉市生态环境科技中心生态室主任沙茜表示。

严守红线 筑牢绿色屏障

去年11月,武汉观鸟协会会员在新洲区道观河风景区观测到了一只名为小燕尾的小鸟,这是武汉第448个鸟类记录。短短两年内,小燕尾的发现地已诞生了3个武汉鸟类新记录。

作为武汉第一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洲区将生态保护红线当作生命线严守,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环境执法,重点整治水库洗砂、开山采石、山林砍伐等突出问题。与道观河上游的黄冈市团风县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使道观河水库的水质上升,成为新洲区50万人的优质饮用水源。

生态保护红线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武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641.3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48%,范围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等重要生态区域。

同时,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新建绿地4000公顷,造林绿化20万亩,建成各类公园380个、绿道1210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04平方米。

按照相关目标要求,武汉将不断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增强。到2025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保持在60%以上,林草覆盖率保持在20%以上,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得到严格落实。

留住江豚 守护“长江的微笑”

3月19日上午,一群江豚在武汉江段鹦鹉洲大桥附近逐浪嬉戏,被武昌区水政监察大队工作人员记录了下来。当日12时53分,沌口长江大桥第11号监控摄像头,也发现先后有4头江豚跃出水面的画面。此前,环保志愿者连续2天在武汉新洲区双柳江段看见了江豚抓鱼觅食的场景。

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江豚在武汉江段已出现30余次、近280头次。“微笑天使”江豚被称为“水中大熊猫”,它的出现,就是长江大保护成效的缩影。

2020年,武汉市印发《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工作实施方案》,积极联合科研、公益机构,开展“江豚回归江城”工程。武汉市农业农村局与中科院水生所签约共建“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研究中心”,持续维护并改善长江江豚繁育环境条件。

2020年7月1日起,长江、汉江武汉段正式拉开十年禁渔的大幕,比国家规定的最迟期限提前6个月。捕鱼人变护鱼人,共护一江碧水。2021年3月1日长江保护法实施,一段时间以来,不仅是江豚在回归,长江中的刀鲚、鳤鱼等消失多年的其他鱼类资源也在回归。

2022年,武汉市累计完成沿江化工企业关改搬转88家、长江入河排污口整治1686个,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质多年来稳定保持在二类水平。江豚逐浪、鱼翔浅底,成为“新常态”。

在武汉的街头,江豚的形象也以另一种方式逐渐流行开来。武汉正在推进“数字江豚”项目,将长江保护公益事业与数字技术进行有趣结合,把江豚打造为武汉城市标志性IP形象,以数字科技力量推动长江大保护,实现生态江豚、文化江豚和经济江豚的融合发展。

https://gy.youth.cn/gywz/202305/t20230520_14530430.htm

编辑:肖培  审编:AD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