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工作 > 正文

万余名“社会工程师”扎根近20个领域,2007年至今服务总量达1.4亿人次 他们是这座城市

2024-03-25 08:46:15来源:深圳晚报

▲社工与青少年互动,宣传社工知识。 受访单位供图

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25日讯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3月24日,随着新形势下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的顺利结束,第十七届深圳社会工作宣传周圆满落下帷幕。一周期间,500多场丰富多彩、形式多元的社工体验活动,让市民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社会工作的认知了解与认同支持。

而在三十多年前,深圳成立市社会工作者协会,迈出社会工作探索第一步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社会工作这个当时鲜为人知的职业,日后会蝶变为一个拥有万余名社工、持续发展壮大的社会服务行业,并在助力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探索基层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今,社工服务在深圳遍地开花,已覆盖所有街道和社区的社会救助、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禁毒戒毒、矫治帮教、纠纷调解、残障康复、应急处置等近20个社会治理服务领域,从2007年至今,服务总量达1.4亿人次,为各类有需群体开展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社工民间化运作开全国先河

社工是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的工作人员,是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常常被政府各界比喻为“社会工程师”,顾名思义蕴含着大家对于社会问题“分析者”“解决者”甚至是“终结者”的较高期待。

深圳的社会工作起步较早,1992年,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快速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拉开了社会建设的帷幕。2007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及七个配套文件,是全国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的机制和制度保障的综合性地方文件。

随着文件的发布,深圳社会工作正式走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深圳社工通过注册登记、继续教育、督导保障、标准化探索、评估考核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专业本领,强化服务能力,进行专业化实践。2011年,《深圳社会工作发展绿皮书》公布,深圳政府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广泛分布于民政、残联、司法、教育等九大领域。如今,深圳社工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已然成绩显著,更有一批优秀社工脱颖而出,成为了这座年轻城市中平凡岗位上的明星。

深圳市龙华区启明星社工服务中心督导林嘉敏拥有多年的基层服务经历,是社区居民眼中的“小红人”。他曾和同事跨越1000多公里奔赴湖南怀化、永州、新晃侗族自治区等受援地,通过社工督导、培训演练、下乡走访等形式,有效提升受援社工的专业水平和实务能力,促进当地社工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和服务专业化走在全国前列

职业化是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选择,深圳率先通过建立社工登记与注册制度,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打造督导人才体系,开展人才安居与关爱基金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拓展社工职业通道,加强社工人才保障,持续推动深圳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高级社工师是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的最高级别,目前,深圳社工从业人员已达10276人,其中高级社工师46人,数量居全国各地首位,充分彰显了深圳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和专业化服务水平走在全国最前列。

“开展精深疑难个案,更能体现社工的核心专业价值。”国家首批高级社工师吴巧敏深耕社工服务15年,从一线社工到机构专业副总干事、区域领军人才,几乎将社工领域的所有职位都做了个遍。如今,她又回归到她最爱的一线岗位,解决各类他人眼中的“疑难杂症”“精深个案”,通过自己的努力,介入各类服务对象自残、轻生等危机问题,让专业服务的光亮照进案主的至暗时刻。

高质量发展模式树立行业示范标杆

经过30余年的实践发展,深圳社会工作职业进程领跑全国,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壮大,形成了先行示范“深圳经验”,被民政部授予“创建全国社会工作发展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示范区”称号。

2020年,《深圳市关于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的若干措施》的出台,在国内率先推出改革社工服务供给方式、健全综合监管等多项改革创新举措,成为新时期推动深圳社会工作跨越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同时,深圳市、区两级陆续发布50余个专项政策文件和行业规范文件,全面构建深圳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体系。

随着中央与地方社会工作部的建立,社会工作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也将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更好地融入社会治理格局,拓展服务空间,优化服务模式,联动多元力量,深化服务质量,向着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深服务转型与升级。

在3月24日召开的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上,市委社会工作部的有关领导说:“在党全面、有力的领导下,在实务界、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凝心聚力下,深圳社会工作必将走出更高质量的发展路径,迈上新的台阶,以先行示范的经验为推动全国社会工作发展做出‘探索者’和‘示范者’的有益贡献。”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mb/2024-03/25/content_30823800.htm

编辑:  审编:AD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