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26日起,受冷空气影响,湖北省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气象数据从长江航道湖北段新设的7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上传至长江流域气象保障平台并与相关部门共享,共同保障长江干线航道运输安全、提高运输效率。
长江流域气象保障平台 湖北省气象局供图
数据共享需要遵循标准规范。2月17日,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印发《长江流域天气雷达站网建设布局方案》,要求长江流域14省(市)水利和气象部门统筹推动长江流域天气雷达“五统一”(统一规划布局、统一观测标准、统一共享平台、统一维护保障、统一检验评估)。
随着方案印发,今年湖北省水利厅和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将在咸宁和丹江口水库周边建设6部X波段雷达,建成后与气象部门共享数据。这是湖北省气象局充分发挥长江流域气象中心职能,促进气象行业管理工作协调发展取得的又一喜人进展。
流域观测打破壁垒
2025年初,湖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建设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作为增强战略腹地安全支撑,纳入全省实施能级跨越战略予以支持。提升流域气象业务服务能力和联动协同水平,成为高质量建设长江流域气象中心的重要发力点。
“气象部门监测降水量所用设备精度为0.1毫米,水文部门却是0.5毫米;气象观测站对探测环境有严格要求,自然资源部门的观测站需保证在地质灾害点附近能观测即可……”湖北省气象局观测与网络处处长向辽元介绍,近年来,水利、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已开展颇具规模的气象观测业务,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行业站网统筹规划和管理机制,各行业气象观测设施布局重叠、数据不能有效共享,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形成防灾减灾合力。
如何以长江流域气象服务为抓手,打破行业部门间的气象观测壁垒,高效集约各方数据资源?湖北气象部门面向相关行业部门开展普查调研,建立全省行业气象观测设施台账,向省政府办公厅报送《湖北省行业气象监测设施调查报告》。
以此为基础,中国气象局启动气象行业管理试点工作,将湖北省气象局列入首批气象行业管理试点单位,并提供支持指导;湖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湖北气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依托省政务云和大数据平台,汇聚农业农村、水利、交通运输、自然资源、民航等部门数据,实现气象数据资源共享和融合应用;省政府办公厅将“气象装备共建共享”作为2024年度重点调研选题。
“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导致防汛形势严峻,我们要整合资源,完善气象、水利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共享共用。”2月17日,长江防总秘书长、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吴道喜到长江流域气象中心座谈时强调,要加强联动和协同创新,进一步强化标准,对站网规划布局等问题开展攻关,推动雷达站、水文站点信息共享,做好水文气象联动服务。
同题共答凝聚合力
打破一层“壁垒”,合作就跟进一步。湖北气象部门紧盯关键环节,一方面坚持部门内部上下协同、多点发力,另一方面推动与重点行业建立气象监测设施“规划共谋、设施共建、数据共享、资源共用”的长效机制。
湖北省气象局印发《关于做好气象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导市县气象部门因地制宜推动建立行业气象监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全省41个市县出台加强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的政策性文件,《湖北省降水数据共享应用技术规范》和《航道自动气象站建设规范》立项在研。
同时,省气象局还联合长江海事局印发《长江干线气象高风险航道气象观测站网设计方案》,各地气象部门联合长江海事局在荆州市长江大桥、李埠长江大桥、观音寺长江大桥和沿江码头、渡口等航道边上建设了11个7要素自动气象站,在武汉航段新增7个能见度观测站,干线航道沿线的4部X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即将投入使用;推动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印发《长江流域天气雷达站网布局方案》,航道气象观测站建设目前全部采用气象行业标准;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华中分公司等合作,推进行业气象监测设施共建共享;与省水利厅、长江委水文局开展气象监测数据交换共享和业务应用;气象、交通运输、水利等行业基础数据纳入省大数据能力平台管理……长江流域气象中心携手多部门同题共答,为湖北加快建成战略支点提供坚强安全保障。
建在荆州长江大桥上的桥梁气象站 湖北省气象局供图
辐射带动行业管理
打开湖北省气象部门开发的长江流域气象保障平台,在蜿蜒曲折的长江地图上,密密麻麻显示着不同颜色的站点数据。
“蓝色的是水文局,红色的是海事局……”长江流域气象台台长王海燕介绍,该平台已汇交长江委水文局243个水文水位站和53个水库站的观测数据,并通过湖北省气象大数据平台为气象系统内部提供数据共享服务。
截至目前,湖北省气象局已实现与水利水文、航道交通等部门的数据汇交共享,并联合长江委、省水利厅打造了长江流域气象水文雨量资料“一张图”,实现数据共享的监测站点达24100个。
“建议进一步推动长江流域测雨雷达建设及应用,重点在雷达站网布局、X波段雷达应用等方面加强沟通,形成建设合力,避免重复建设。同时统一气象监测设施建设行业标准。”2024年12月26日,在湖北长江经济带气象保障服务现代化建设先行试点工作验收会上,长江委防御局副局长郑静建议。
2024年4月,长江流域气象中心与长江委签订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数据信息共享、站网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之后,双方联合编制了《长江流域测雨雷达站网布局设计方案》,共同推动测雨雷达统一规划布局,并联合申报或共同实施各层级科研项目8项。面对2024年降水过程多、历时长、局地极端性强、涝旱急转显著等形势,双方在关键节点联合发布气象水文专报5期,准确研判流域天气形势,为长江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和水旱灾害防御提供了有力保障。
长江流域气象观测设施共建共享共用,也辐射带动了其他行业管理工作的统筹推进。荆州市气象局依托铁塔公司资源,在中心城区单管铁塔上挂载12套微型六要素自动气象站,与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按照气象标准共建30个城市渍涝站;咸宁市气象部门与自然资源部门在地质灾害监测点共建39个符合气象标准的雨量站,竹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气象标准新建10个雨量站……越来越多地区的行业部门加入到气象观测共建、数据共享应用中来,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打下“监测精密”的坚实基础。
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qxxw/2011xqxyw/202503/t20250328_6957743.html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在刚刚过去的周五,一场席卷全球125个国家,参与人数达140多万学生的大罢课上演了。此次大罢课的发起者...
2019年国际中国环境基金会新年招待会暨中国气候与环境发展报告于2月12日在美国华盛顿成功举行。来自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全球气温上升正在引发地球大气层的能量变化,从而加剧了中纬度风暴,同...
1月28日下午,2017-2018年度摄影大赛评选工作圆满结束,4大奖项正式揭晓。最终,《风劫》等8幅作品分列...
大白点风暴:这些大风暴类似与我们在地球上遇到的雷暴,但是它在整个行星上延伸地更大,在赤道和中纬度...
中新网1月8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寒潮影响,未来三天,中东部地区仍有低温天气,最低气温0℃线...
18世纪末,一位英国自然哲学家记载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宇宙中存在着大量的引力怪兽,它们像幽灵般游...
安徽省岳西县昨天(24日)阳光明媚,但气温偏低,县城最低气温-2 4℃,石关乡八里村一带仍然寒冰白雪一片...
当地时间2019年3月12日,韩国首尔,首尔细颗粒物(PM2 5)指数再度爆表,重霾笼罩全城灰蒙蒙一片,当局发...
引江济淮是安徽省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号工程。引江济淮工程任务以城乡供水和发展江淮航运为主,加强灌溉补...
从3月26日起,受冷空气影响,湖北省自北向南出现大风降温天气,气象数据从长江航道湖北段新设的7要素自...
2025年3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面对极端天气风险与预警信息...
3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坚持先立后破,完善绿色金融...
厦门网讯(文 沈伟彬 通讯员 王文瑾)日前,在植树节到来之际,厦门太古可口可乐福建太有爱志愿服务队...
2月23日,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为三农工作提出了纲领性要...
生态环境部今天(2月24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大气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2024年全国环境空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