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 > 正文

“中国好人”张华兰

2025-01-20 14:05:23来源:央广网

近日,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云南省大理州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3人(组)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来自泰州市海陵区的张华兰当选为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

据了解,张华兰,女,1962年9月生,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南街道新高桥社区居民。1986年,张华兰结婚后便主动承担起照顾智力残疾小叔子的重任。38年来,虽然经历了夫妻双双下岗、公公因病去世、婆婆生病住院等,张华兰始终对小叔子不离不弃、尽心照顾,受到邻居们的交口称赞。

中国好人张华兰

早晨4点一睁开眼,张华兰就开始了一天的连轴转:给小叔子做早饭,5点去家附近的加油站做保洁,6点40分回家,照料两个小孙女吃饭、上学,接着去菜场买菜……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许多年。

1986年,25岁的张华兰决定结婚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一个“特殊”的小叔子。由于出生时脑部受伤,小叔子患有先天性智力二级残疾,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年轻的张华兰就这样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照顾公婆和小叔子的重担。“那时候嫁到城里,大家都羡慕呢!”爽朗的张华兰笑着说。

之后经历了夫妻双双下岗、公公因病去世、婆婆又因心脏问题住院,张华兰却从来没有想过放弃照顾小叔子。2010年,老房子拆迁,拿了两套安置房,本来可以分开住,张华兰却不同意。“拿安置房前,我们就借款买了个大房子。我就想,他们都离不开人照顾,一家人要待在一起。”

2021年,小叔子被查出患有糖尿病,并且已出现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张华兰又主动承担起陪护的责任。“那时候是特殊期间,只能有一名家属陪护,我婆婆年龄大了,我老公还有几个月退休,我说就我去吧。”住院一个月,都是张华兰在病房里忙前忙后。

出院后,为了让小叔子能够多活动,张华兰还给他买了一副拐杖。中午吃过饭,和婆婆一起陪着小叔子走走路,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事情。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38年。38年的风风雨雨,张华兰用她的担当,扛起了家庭的重担,用她的责任守护着每一个家人。今年,张华兰荣获江苏省第四届百佳孝星荣誉,这是对她多年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她爱的礼赞。她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去传承和弘扬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陈曦 沈雁秋)

https://js.cnr.cn/qxlb/20250118/t20250118_527044838.shtml

编辑:徐豪  审编:益申合

版权声明:凡来源不是“公益参考消息”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公益参考消息无关。公益参考消息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联系电话400-8059-268

热门排行
推荐文章

友情链接